实盘杠杆配资

国内期货配资平台 “镶钻成冠”启新程!东博会深化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

发布日期:2024-10-19 10:17    点击次数:64

国内期货配资平台 “镶钻成冠”启新程!东博会深化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

“能实现‘榴莲自由’,东博会功不可没。”9月24日,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一位连续多年参观东博会的观众向记者感叹。

2. 多样化投资:信托公司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和风险偏好,进行多样化的股票投资,包括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股票,实现资金的分散化配置,降低风险。

除了榴莲,柬埔寨大米、印尼红毛丹、菲律宾香蕉等东盟特色产品也悉数亮相东博会,让众多客商和观众领略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本届东博会展览规模近2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3000家,涵盖农业、制造业、高科技等各个领域。

东博会上的商品“热”,不仅展示了最新的经济成果,更为各国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区域内的投资与贸易自由化。

宋春雨/摄宋春雨/摄

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历经近21年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为双方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年均增速7.5%,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9117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双方贸易规模均突破1000亿美元。

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5.7%,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增速位列我国前五大贸易伙伴首位。其中,出口2.69万亿元,增长13.1%;进口1.81万亿元,增长5.7%。

记者了解到,本届东博会以“亲诚惠容同发展,镶钻成冠创未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增长”为主题,将通过开幕式等高层对话活动,深化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顺利启航,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东博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指出,东博会走过了“黄金十年”“钻石十年”,为中国—东盟深化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就好比牢固的黄金基座,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升级发展,就是要创造更多的合作成果,好比是钻石,再镶嵌到黄金基座上,成为耀眼的钻冠。

产业合作“向新”提速

“重量级”科技成果集中亮相是近年来东博会的“例牌菜”。

广西玉柴集团研发的全球首款混合动力电驱无级变速动力总成、国机集团研制的世界最高等级的8万吨模锻压力机……

为适应科技和产业发展新趋势,本届东博会新增战略新兴专区,集中展示绿色低碳、数字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态环保等新兴领域最新动态和技术水平,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和机构携明星产品而来。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在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近年来,在东博会的带动下,中国和东盟聚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领域,将挖掘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性强的合作项目,促进各方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高效流动,激发产业合作新动力。2023年,中国对东盟投资增幅高达44.6%,双向累计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

其中,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产品走出去的标杆,东盟已成为中国车企海外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2023年中国品牌占东盟新能源汽车销量67%。

“公司希望通过东博会,把我们的产品推向东南亚。”英杰电气子公司英杰新能源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展会,能够让前来参会的海外采购商实地了解我们的产品和我们提供的方案,并展示我们的技术和实力。”

记者了解到,从采购商组织看,报名参会本届东博会的采购商专业性更强,如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重点行业采购商更多。

相互投资前景广阔

展望2025年,随着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双方经贸合作有望延续快速发展势头。

9月23日,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在南宁共同发布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蓝皮书《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展望报告2024—2025》(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认为,中国—东盟双方贸易规模有望扩大,相互投资前景广阔,服务贸易将进一步提质增量,自贸区3.0版落地见效,将给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东博会给东盟,乃至全球商务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期待东博会能够吸引更多国际商务人士来东盟进行投资、考察、旅游。”柬埔寨中国港澳侨商总会常务副会长毛信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一届的东博会我都参加了,这已经是我第21次参加东博会。”

韦朝晖表示,东博会将继续发挥助推器作用,为推动贸易便利化、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作出更多新的贡献。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作为两个新兴的发展中市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已达历史性新高度,但依然有巨大潜力。

责编:叶舒筠

校对:高源

]article_adlist-->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article_adlist-->

END

]article_adlist-->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深夜!中国资产,全线爆发!丨证监会重磅!市值管理怎么做?细则指引来了!丨实招来了!证监会:大幅简化并购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提高重组效率丨中纪委“打虎”!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任上被查丨华为系又一新车发布!售价25.98万元起!丨存量房贷新政将出,房企中介都很“忙”,一个上午接到十几通电话!丨A股沸腾!沪指创近4年最大涨幅,创业板指5%+!贵州茅台涨超8%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